陆地面积最小而岛屿种类最全、分布最零散的一个洲。干热的国内、温湿的岛屿独立的动物地理区(古老性和特有性)。
大洋洲的气候特点
大洋洲的气候有如下气候:热带沙漠气候、热带草原气候、热带雨林气候、温带海洋气候、亚热带季风(性湿润)气候、地中海气候。排序依次为从主要到非主要,一共就这类气候。
1、干旱区占陆地面积比率大:大洋洲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区域占总面积30%,年降水量在250毫米、500毫米的区域占28%,二者合计占总面积的58%。大洋洲有一半以上的陆地面积为干旱区域。与其他洲相比,大洋洲干旱区占本洲陆地面积的比率,超越亚洲和非洲。
2、降水量区域分布差异显著:从降水量的分布看,大洋洲东部群岛部分降水量远远大于西部内地降水量,且有自东向西和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的特征。
3、热带气候种类多样:赤道从本洲中部偏北穿过,南北回归线之间的陆地面积约占本洲总面积的60%左右,热带面积之广可与非洲、南美洲相比。
大洋洲的地形特点
地形:东部山地,中部平原,西部高原。全国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28米,在靠海处是狭窄的海滩缓坡,缓斜向西,渐成平原,东北部沿海有大堡礁。
水文及河流:外流地区约占总面积的48%,墨累河是外流地区中最长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。内流地区(包含无流区)约占总面积的52%,均分布在澳大利亚中部及西部区域,主要内流河均注入北艾尔湖。
大洋洲的河流与其它洲比较看上去十分稀有,河流短小,水量较少,雨季疯涨,旱季有时断流,大多不利航行,但所有河流几乎终年不冻,湖泊较少。
大洋洲人文特点
1、农业:大洋洲各国经济进步水平差异显著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经济发达,其它岛国多为农业国,经济比较落后。农作物有小麦、椰子、甘蔗、菠萝、天然橡胶等。小麦产量约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3%,当地居民主要粮食是小麦、薯类、玉米、大米等。畜牧业以养羊为主,绵羊头数占世界绵羊总头数的20%左右。羊毛产量占世界羊毛总产量的40%左右。还有小麦种植与养羊兼顾的混合农业区(墨累-达令盆地)。
2、工业:大洋洲的工业,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,第二是新西兰。主要有采矿、钢铁、有色金属冶炼、机械制造、化学、建筑材料、纺织等部门。大洋洲岛国工业多分布在各自的首都或首府,一般比较落后,仅以采矿及农、林、畜商品加工为主,多为外资控制,商品多供出口。
3、旅游业:大洋洲国家看重进步旅游业。汤加、瓦努阿图等国家旅游业收入可观,成为国民经济的要紧组成部分。
4、居民
(1)人口:2020年前,大洋洲23个国家人口总数为4126万人,其中澳大利亚以2477万人位居第一,成为大洋洲人口最多的国家,巴布亚新几内亚以842万人位居第二,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个洲。
(2)民族:巴布亚人、澳大利亚人、塔斯马尼亚人、毛利人、美拉尼西亚人、密克罗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等当地居民约占总人口的20%,欧洲人后裔约占70%以上,除此之外还有混血种人、印度人、华人和日本人等。
(3)种族:绝大多数白人移民的后裔,土著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,但这个地方的黑种人不同于非洲的黑种人。该区域的黑种人(原来称为棕色人种)是大洋洲、南亚次国内和南洋群岛区域最早的居民,过去曾广泛分布于大洋洲、东南亚及南亚区域,但在白人和黄种人到来后遭到新移民排挤。
现在只有美拉尼西亚人和巴布亚人仍是大洋洲岛屿上的主要居民,其余人群仅分布在澳洲、南亚次国内、南洋群岛部分偏僻区域的深山或沙漠里。
(4)语言:绝大多数居民用英语,三大岛群上的当地居民分别用美拉尼西亚语、密克罗尼西亚语和波利尼西亚语。